主页 > 经典语录 > 正文

欧阳修诗词赏析《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2024-04-17 14:01:21 来源:文书文学 点击:0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幼年便失去了父亲。由于没有钱买文具纸张,他的母亲就用获茎代替笔教他在泥地上写字。他的渊博知识就是在这样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通过孜孜不倦地学习而获得的。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前期积极要求改革,敢于和顽固守旧的官僚集团作斗争,曾受到打击。后期官做大了,思想逐渐趋于保守。他是历史家,又是文学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超过了他在史学上的成就。他在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他的散文和诗成就较高,一些写景抒情的小词也写得清新可喜。 【诗词赏析】 欧阳修擅长写景写情,这首《玉楼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惜别时感到留恋的当然是朋友或者亲人,但作品偏偏不去多写他(她),而着重于景物描写、环境烘托和自己旅途生活的记叙。通过这种比较别致的手法,反映了作者和他(她)的深厚感情。 “洛阳正值芳菲节”,词一开头就点明了告别的地点和季节。洛阳在北宋是仅次于京城的大城市,这儿素以花草繁茂著称,写花草就是写这个城市的特点。芳菲节就是春季。芳非是形容花草的美丽茂盛和芳香。“节”,在这里指节令。说芳菲节已比说春季形象了,但作者觉得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洛阳的春色,于是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秾艳”,形容花木繁盛,色彩艳丽。百花相继开放,清香一阵一阵扑鼻而来,所以说“相间发”。“相间”本来是指事物之间一个隔着一个,这里和散发的“发”连用,就是形容一会儿是这种花的香气,一会儿是那种花的香气。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地方、多么好的季节啊,可互相又得分手了。不要说送别者的多情了,就连无知的事物也仿佛有了感情。“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这两句是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游丝和垂柳来写送别者的依依难舍之情。“游丝”是蜘蛛等昆虫所吐的丝,因其飘荡于空中,所以叫做游丝。这里说游丝仿佛多情,苦苦地萦绕着离人不放,它和下句所说杨柳没来由(无端)地争着在那儿相送,都是通过想象来抒情的。《诗经》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写别离,借景抒情很传神。古代又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所以作者从婀娜多姿的柳丝联系到送别,并借上片结尾来点明主题。 下片转入写作者走出洛阳以后的情景。长途跋涉,沿路的景色,旅行的生活,如果一一写来,不仅一首小令容纳不了,而且也易于使作品显得拖沓,读来乏味。因而作者选择了重点突出的写法,使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效果。“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上句写旅途中的春山。人们可以想象作者是写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也可以想象作者是写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给人以那里是山的缺口的感觉。总之,无论那一种构思都很新颖,不落写山水的常套。就在这样的背景上人们看见了那位“行人”的活动。他沿山而行,群山联绵,没有走到尽头,中途就在山下歇息。因为远离了亲人或朋友,所以他感到孤独:“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即是说:今夜啊今夜,冷冷清清,有谁来陪伴我呢?唉!只有清冷的月亮了!“馆”,指驿站或旅舍。由于附近人烟稀少,也由于客居独处,所以说孤馆。这最后两句是写作者望月思人,夜深还不能入睡。作者心情不愉快,所以眼前的景物也被染上了凄凉的色彩。 *您读了欧阳修《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这首诗词后,有什么感想欢迎给爱文网留言讨论。您也可以给爱文网投稿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故事、散文、美文、作文、格言及幽默笑话等稿件均可。

癫痫河南哪家医院治疗

癫痫病郑州哪里医院看好

郑州癫痫病正规医院,哪家靠谱

郑州治羊癫疯的专科医院

郑州治疗癫痫的医院,哪家好